很多人会收到票代公司的促销短信:国内机票销售三折起,北京-成都320元,北京-上海230元。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数字背后蕴含着航空公司的营销理念,小机票里有大学问。 在我国,机票的销售分为两种模式。在热门航线上,往往执行“低价先行”原则,即先卖较低折扣的机票,越靠近起飞时间的机票价格越高。这种模式是国内销售的主流。 而在一些比较冷僻的航线上,航空公司青睐“临时折扣”,他们会先把机票确定在一个足以保证收益的价格上,当航班的旅客达到一定数量时,再临时释放出一些低折扣的机票。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它们希望旅客可以提前很久就制订飞行计划。这样航空公司不但可以迅速回笼资金,还可以对销售情况有一个全面掌握,及早确定机型和销售策略。 因此,航空公司通常会在航班销售初期就放出低折扣机票。“我们甚至会在起飞前几个月就开始放出低价机票,就是希望有意识的培养旅客的消费习惯。”某航空公司高管告诉记者,航空公司希望传达给消费者这样一个讯息:想得到实惠的机票就要提早订票。 当然,提前订票的这部分旅客并不是主要利润来源。航空公司的黄金销售期是在航班起飞前的7天~10天,这时以商务旅客为主,他们往往重视航班服务和时间,对于价格不是很在意,此时卖出的机票往往有比较高的含金量。 但遗憾的是,上面所设想的只是一个理想模式。 与欧美等成熟的航空市场相比,我国的旅客比较“任性”,他们的消费习惯是提前两三天订票,而且价格往往是决定旅客选择哪家航空公司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航空公司都差不多,航班时刻靠近、机上服务相同,最多在航餐上有些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当然愿意选择更便宜的航空公司。”经常进行空中旅行的孟先生毫不讳言自己对于低价的追求。 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揭示我国航空公司面临的问题:服务同质化。在没有经营特色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吸引旅客最得力的手段就是打折。 事实上,我国的航班销售策略还有欠缺,制定价格的手段并不高级。以波音737为例,航空公司是这样估算出机票价格的:737飞机一小时的运营成本为4万元人民币,飞行两个小时的北京-上海航段成本约为8万元。飞机上有150个座位,因此一张机票卖500元就能勉强维持成本。那么这500元就是航班的盈亏点,航空公司会围绕这个数字进行不同折扣的机票销售。 但市场上瞬息万变的竞争才是主导机票价格的“幕后黑手”,在航空淡季时三折机票比比皆是,航空公司甚至赔本赚吆喝。 “我们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某航空公司的销售人员对此非常无奈。他告诉记者,既卖座又卖钱,这是所有航空公司的梦想,但中国的民航竞争并不成熟。“举个例子,当起飞时间临近,我们准备拉升价格时,竞争对手却会忽然放出大量低折扣机票。为了维持客源,我们只能被迫跟进,将打折进行到底。” 某航空公司高层坦率的说:“打折也许不是最高明的手段,却是最有效的方式。”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2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