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五一和十一期间,故宫每天接待的游客人数接近10万,过多的人流,使一些路面和台阶磨损严重。和游客有最直接关系的,是故宫一些路面、台阶的磨损。另外,人的活动令建筑内温湿度变化,也对彩绘、雕塑产生一定的破坏... |
五一和十一期间,故宫每天接待的游客人数接近10万,过多的人流,使一些路面和台阶磨损严重。
和游客有最直接关系的,是故宫一些路面、台阶的磨损。另外,人的活动令建筑内温湿度变化,也对彩绘、雕塑产生一定的破坏,游客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也对局部装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整体建筑而言,暂不构成太大威胁。
英国公布一批全球面临破坏的旅游目的地,北京故宫榜上有名。
北京故宫每年有近700万人到访,令这座入住过24位中国帝王的宫殿,承受着沉重压力。近日,英国著名旅游指南出版商佛罗摩推出新书《500个在消失前应该到访的地方》,收录了全球一批面临破坏甚至濒危的旅游目的地,北京故宫也不幸榜上有名。
事实上,故宫的人患问题由来已久。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首度向公众开放。第一天免费,次日门票半价,收大洋五角。两天之内,5万名市民拥入紫禁城,真正是皇帝前脚走,老百姓后脚进来。
限制人流对故宫很重要,但目前故宫并没有测算出相关的科学数据。
相比之下,外国人对景观遗产的保护,就颇为强调限流的重要性。美国大峡谷景区一天卖出一定数量的门票后,就不再接纳新的参观者;法国卢浮宫也采取这种限量发售门票的方式,来限制参观者的人数。
那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为什么至今没有出台限制游客人数的政策呢?其实,故宫博物院自己也是有苦难言。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无奈地表示:这真很不好说,黄金周老百姓都来了,好不容易来一次北京,你又不让进来说不过去。
冯乃恩说:故宫博物院作为展示人类杰出历史文化的场所,要最大限度向公众开放。当然,这是建立在保护好故宫的前提条件下。但这个限度究竟有多大呢?很遗憾,冯乃恩对记者表示,目前故宫并没有测算出相关的科学数据,而这也是接下来自己最想知道的。
一个景区到底可以承受多少游客?不是任何人说了算的,这需要经过科学的测算,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罗哲文研究员强调。今年8月,历时一年多完成的布达拉宫重点建筑结构监测及参观客流控制值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布达拉宫需严格控制每天2300人的参观人数。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布达拉宫客流控制值进行科学分析。
故宫什么时候也能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确定游客人数呢?冯乃恩说,近年来虽然也采取了一些诸如空气质量监测、游客数据调查等措施进行评估,但还没有从整体上来核定故宫的最大游览人数。
眼下最紧迫的事情,是准确计算出故宫瞬间的游客人数。
在具体的数字出来之前,我们只能在保护故宫文物遗址的基础上,一方面想办法确保游客的安全,一方面尽可能采取削峰填谷的方法,引导观众避开高峰期来参观故宫,包括开设网上虚拟紫禁城,引导观众合理有效地参观故宫。但在冯乃恩看来,眼下比核定故宫最大参观人数还紧迫的事情,是准确计算出故宫瞬间的游客人数。游客是流动的,一部分游客进入,而也有一部分出去。所以,掌握瞬间停留在故宫内的游客人数,是我们进行旅游规划的重要基础依据。
为此,故宫在2006年启动了电子票务系统的建设工程,首先在钟表馆采取了电子检票系统。该系统能对游客数量进行及时监控,一旦客流达到饱和,便可停止售票。但是,对于电子票务系统的建设,我们非常慎重,目前还在试点阶段,我们最终要选择一种对故宫建筑本身和游客产生最小影响的系统。冯乃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