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营销一直是社会化媒体趋势下的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旅游行业较好的案例并不多见。一方面鉴于针对旅游行业的数字营销缺乏量化有效,且有说服力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旅游行业的渠道特征和品牌特征让行业推广处于相对“不被看重”的尴尬位置。所以,旅游行业的数字化营销普及一直以来走的比较艰辛。
然而,2012年旅游与数字化营销有了新的突破点。网络上雨后春笋般的旅游微电影,以遍地开花、星火燎原、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让人有点应接不暇。今天《樱为爱情》,明儿又《爱在四川》,后儿再来个《武夷源,武夷缘》不胜枚举。
率先推出微电影的是四川旅游局,以成都为背景的一部爱情大戏成为在2012年第一个吃螃蟹的。《爱在四川》美食篇与今年2月率先亮相,画面可爱唯美,。
就在该微电影的推广运营尚未进展深入时,众多的旅游微电影却又缤纷出炉。不完全统计有,已有成型的微电影分别有四川、绍兴、武夷山、张家界、马蜂窝、澳大利亚、柬埔寨、云南望天树等不下十余部。
面对来势汹汹的旅游微电影狂潮,观者的态度不一。有的人认为只是一种娱乐,有的人认为对营销的帮助并不大。其中,有人认为:旅游营销微电影不是加了情节的宣传片,已推出的微电影情节是情节,目的地是目的地,互换一下目的地也成。无意为之可能是精品,一"策划"也许是庸作。但更多人的态度则是“围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旅游微电影的受众浏览大多数维持在20万上下,这与其他行业优秀的作品动辄百万的影响力有一定得差距。且以目的地为主要载体。
旅游微电影虽风靡,但理应淡然看待。任何营销创新都是方式和手法的创新,基本点还是品牌、渠道、产品和服务。营销和推广的创新任何时候都存在,是思路而不是潮流,当然借用潮流也一种思考方式。微电影营销的创新是数字媒体发展进步的一种释放方式,值得鼓励,也是一种必然。但更多客户如果只为了跟风而进入,为了微电影而为微电影,缺乏通盘考虑则有可能得不偿失。
热潮兴起,泡沫必然。究竟如何驾驭微电影为客户创造价值,一定得理性和客观是必须的。剧本ok不?主创人员是否严谨?效应和规模应用都在何处?推广矩阵是如何安排的?都是我们应该理性思考的方向。
微电影热潮该往何处走?对于目前的微电影作品来看,大多数作品在选题和情节设计上缺乏吸引力。考虑一部微电影的成功与否,与选题和营销设计有重大的关系。当然,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一个视频作品的展示和价值往往不止体现在网络上,还有旅交会、景区大屏和电视台等地,这也是客户的基本诉求,也决定微电影的策划方向。但以网络为主要媒介的话,微电影的“亮点”必须有,有激发共鸣的社会效应吗?还是有明星大腕助阵?还是主题选取有一定得舆论温床?还是制作技术过硬?当然最重要的是与旅游品牌自身和营销诉求有“独一无二”的结合。
旅游微电影的风靡,是社交网络化、媒体数字化、沟通开放化环境下的必然。相信旅游微电影还会持续且不可限制的涌现,也继续考验并冲击数字媒体时代,旅游品牌方和营销公司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文/孙策)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4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