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不少景区门票上涨,网友感叹秀美河山成了“玩不起的风景”。
记者调查发现,景区涨价背后,除了有景区运营维护成本的现实考量,更反映出现时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景区盲目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门票收入的依赖。
景区门票跨入“百元时代”
江西省发改委3月31日公布的消息显示,实行一票制的井冈山景区门票由原来每人次130元调整为160元,同时实行淡旺季票价浮动:旺季上浮最高价为190元,淡季下浮不限。而曾经一度免费的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4月1日起正式涨价,门票由每张100元涨至160元,一次性涨价幅度达60%。
某门户网站一项超过1000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认为景区门票“太贵了,门票支出已经严重影响旅游热情”的网友高达89.2%,仅有0.3%的网友认为“门票不贵,物有所值”。另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网友可接受的5A级景区门票心理价位在100元以内,其中约有61%的网友认为门票价格应在60元以内。
记者调查发现,井冈山和台儿庄并不是景区门票价格高昂的个案。统计发现,全国(不含港澳台)130家5A级景区(非淡季全票)中,近半数门票价格过百元。其中,价格在100元至200元的5A景区占比最多,达35.38%。而包括湖北武当山、四川九寨沟、安徽黄山等14个景区门票价格高于200元,占比超过一成。
高昂价格背后“三大推手”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发改委曾于2007年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得低于3年,因而不少国内景区“闻风先动”,上一次门票调整时间抢在了2006年。时逢第二个“3年解禁”,各地景区开始了新的一轮价格调整浪潮。
专家认为,除了景区运营维护成本等现实的考量,一路攀升的门票价格背后是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景区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门票收入的依赖这“三大推手”。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认为,目前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景区发展产业比较单一,相应的旅游产业链还未完全形成,是景区产生“门票依赖”的重要原因。“门票收入占游客在景区的消费达80%到90%,多数景区事实上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
“‘你涨我也涨’的攀比心理和地方财政对旅游门票收入的依赖也是景区频频涨价的重要原因。”楼嘉军认为,部分知名景区对旅游资源具有“独此一家”的垄断性,涨价底气十足,加上部分“以旅游立市”的地方政府,存在“外地人的钱不赚白不赚”的短视,为景区提价大开“方便之门”。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4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