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布消息称,排名世界前五位的新加坡樟宜机场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正在争购其40%-45%股份。同一时间,长荣航空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计划出资388万美元购买上海国际货运航空(简称“上货航”)25%的股权”。 去年以来,云集长三角地区的各机场开始向外资敞开大门,并购消息屡屡传来。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对长三角地区机场的“圈地”运动或将掀起一个新高潮。 禄口机场“脚踩两条船” 2002年国务院下发“6号文件”规定:政府去年底结束对境内机场的补贴,将机场推向市场。一时间,几乎全国范围内的机场都向战略投资者抛出了橄榄枝。同年,外商投资范围全面放宽,投资比例大幅提高,管理权不再加以限制。外资在中国的“圈地”运动也由此正式“开闸”。 国际大鳄觊觎长三角机场已久,并于去年开始频频出招。 先是2005年4月,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增资认购协议正式签署。香港机管局斥资近20亿元,获得萧山机场35%股权。 仅隔两个月,法兰克福机场又宣布计划购入宁波栎社机场25%股份以参与经营。 去年6月,禄口机场称,已和新加坡民航局所属的樟宜机场签署合作备忘录,樟宜机场初步计划以15亿至16亿元参股禄口机场,持股比例为增资后的40%至45%。今年6月上旬,禄口机场资产重组工作传出“实质性进展”:新加坡樟宜、荷兰史基浦两大国际机场正在与江苏省国资委就可能收购禄口机场部分股权事宜进行谈判。 显然,外资如此执着于争夺禄口机场是有理由的。相关数据显示,作为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禄口机场去年的吞吐量突破了500万人次,今年有望突破600万人次。禄口国际机场2004年货邮吞吐量达在国内位居第10位,国际货运量名列第5位。 多个机场在找外资 一方面,是外资纷纷“抢滩”长三角,另一方面,长三角机场本身也迫切需要外资的进入。 长三角区域现有机场超过10家,几乎是“一市一场”。但整个长三角,目前除了江苏禄口机场、浙江萧山机场以及上海两家机场经营状况稍好外,其余的大小机场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 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长乐教授表示,随着国家逐渐放松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管制,目前外资进入长三角投资基础设施将是总体趋势,也是一个利好趋势。这体现了外资在华投资的结构优化,逐渐向基础设施延伸和转移。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也指出,外资进入机场短期内不会有所收益,但是外资看好的是整个长三角的经济影响力,并且看好长三角机场的长远发展潜力。 根据中国民航总局的相关规定,现在对外商投资中国境内机场建设已没有太多限制,只是在投资比例上有一些具体要求:对一些大型干线机场允许外商投资,但需由中方控股,而对一些中小支线机场,外商则可以控股。 据了解,目前长三角仍有多个机场正在寻找相关的战略投资者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新一轮扩张 早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引进战略投资者一事尘埃落定时,其董事长陈海玫就向媒体表示,“机场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落实合资项目,建设机场二期工程和空港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国际客货运输业务。” 新的南京机场货运中心则刚刚在禄口机场举行了落成典礼。货运中心总投资1.83亿元,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34168平方米,年设计货运处理能力30万吨。据了解,“十一五”期间禄口机场还将扩建第二条跑道及配套设施。 长荣航空也透露,上货航以浦东机场为基地,除了经营货运航线之外,将计划配合浦东机场扩建,规划设立新的货运站,除了自营航班之外,准备承揽其他航空公司的地勤仓储业务。 江苏省交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姚士谋教授认为,我国的货运总体状况还很低,长三角地区机场新一轮扩张是有可能的。这种情况不至于使现有机场的运营状况恶化,关键在于机场如何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而就在5月份,国家民航总局刚刚批准扬州、泰州两市启动苏中机场的前期工作。就在江苏扬州、泰州两市合建苏中机场一事敲定不久,江苏方面又传出淮安也将建设机场的消息。 徐长乐对此持谨慎态度。他建议,长三角机场发展需要区别情况对待。对于中小城市而言,没有必要进行机场的重复建设;而对于中心城市而言,扩建机场、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也需要根据其现在自身的运营情况来规划。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1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