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星级标准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不再适合行业发展。其统一的评定标准将导致饭店产品高度同质化,引发投资竞争,并制约业内人才观念创新,在日前举行的2008中国饭店业年会上,粤海(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生将矛头直接对准正在第四次修订中的《中国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标准》,指出饭店业人才瓶颈的背后,是行业体制的长期制约,星评标准已深深影响了行业对饭店产品的认知。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其同时认为,中国饭店业将在10年内完成产业整合,资本投融资平台将基本形成,饭店集团化、专业化、连锁化程度将由目前不足20%提升至60%.
新白金五星标准引发投资竞赛
据了解,《中国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标准》自1988年颁布以来已经历三次修订,最新一次修订将在年内完成。同时,国家旅游局还于去年推出了饭店白金五星评定标准,对客房面积等硬件标准给出了要求。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的多家老牌酒店均在近两年内着手重新装修工作,以广州为例,花园酒店、白天鹅宾馆、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四家五星级酒店的装修费用均超亿元。
不可否认,星级标准在历史上的确打破了过去招待所的面貌,提高了饭店的服务和硬件标准,但行业发展到了今天,星评标准还只局限于硬件产品的量化标准而没涉及软件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助长了产品投资竞赛,抑制了经营管理竞赛,并且造成行业投资的严重浪费,误导了投资,却没有任何风险警示或经济评价指导,李华生表示。
目前国内的高星级酒店虽然挂着国际品牌的名字,但实际上国际酒店集团只承担管理职能,投资成本主要由中资控股方承担。星评标准一味追求豪华,将令饭店投资人承担了巨大投资成本和风险。有数据表明,由于短期增加了1万多间房间,上海春节期间的价格普遍下降40%.
李华生还指出,从产品价格价值看,其与星级并没有实现对等关系。昆明的某家五星级酒店可以贱卖到280元/晚含双早,很多城市的新型商务酒店都不按星评标准建,但价格往往超过三星、四星甚至五星饭店。正是全国五千多家三星级酒店的普遍亏损扶持了像如家快捷、莫泰168这些有限服务酒店的迅速扩张。
而三次参与饭店星评标准制定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戴斌则不同意李华生的意见,他表示,对于沿海发达城市而言,星级标准可能显得僵化,但很多内陆地区的酒店业刚刚起步,星评标准依然十分必要。
国际集团加速酒店业跑马圈地
国内星级酒店在探讨行政标准是否已到舍弃之时,那边厢,包括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之一迪拜帆船酒店的拥有者朱美拉酒店集团在内的多家国际酒店集团均高调宣布将进军或加快在中国的扩张步伐。雅高集团去年一年就一举签下62家新酒店,高于其在中国现有酒店总数,并计划到2010年开业或进行建造的酒店数目提升至180家以上;洲际集团目前在中国拥有71家酒店,预计在2008年将有125家酒店开业迎客;喜达屋集团更是表示将麾下的喜来登及高端品牌威斯汀在未来的2至3年内引入舟山、温州、南昌、贵阳、常熟、呼和浩特等二、三线城市。
万豪集团酒店业务发展中国区副总裁林聪对记者表示,表面上看外资高星酒店短期激增有供大于求的危险,但其在市场中所占比例依然很小,即便奥运和世博会后将出现需求下滑,其所受影响也并不可怕。以万豪为例,其在中国的四星以上酒店中比例仅为1.2%,而且全部是盈利的,但中国所有的四星以上酒店却有40%亏损。
李华生认为,由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星评这一做法在国际上乃至港澳都不存在。在产品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今天,星评标准的长时间实施如同给行业服一剂慢药,严重制约了行业从业者的创新能力和改革精神,抑制了行业品牌和投资的国际化,降低了整个行业的投资收益。
但其亦表示,中国酒店管理集团没必要自我贬低,熟悉本土市场、区域销售网络是本土公司的优势。目前。中国一万多家的酒店,真正的产业化和整合化不足20%,未来十年内,专业化整合会达到60%,达到欧美法家国家的水平,饭店巨头集团企业届时也会出现。一批著名的饭店品牌企业的连锁业务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10%。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1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