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在清华大学正式发布。吴良镛院士在发布会上提出,京津冀的空间发展要统筹考虑,而且要考虑未来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新七环”串起环京小城镇 《报告》提出了建设北京“新七环”的设想,不过这个“新七环”可不是将北京“摊大饼”,而是通过快速交通线将河北省环北京的小城镇串起来。 “新七环”是将原北京规划的七环向外扩大到京冀交界处,自西南向东北依次连接涿州、固安、廊坊、香河、大厂、三河,直至平谷。将这些城镇作为新城镇发展点,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缓解北京市中心的发展压力,加强和外围城市的交通联系,共同走向“区域城市”。通过和河北省在区域交通网络建设方面的合作,可以使京津冀北地区摆脱“发达的中心城市、落后的腹地”的局面。 “‘新七环’可以将首都第二机场作为建设契机,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分阶段实施。”吴良镛院士说,“今年,这个设想已经部分实现,从涿州到密云的‘密涿线’就已经开始施工,将涿州、固安和廊坊连接起来。” 京津冀共同构建“一轴三带” 吴良镛院士提出,京津冀的空间发展要统筹考虑,而且要考虑未来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要考虑更大的空间范围,即“首都地区”。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应该共同构建“一轴三带”,包括京津发展轴、滨海新兴发展带、山前传统发展带,以及燕山—太行山山区生态文化带。 吴良镛教授说,“以京、津两大城市为核心的京津走廊为枢轴,以环渤海湾的大滨海地区为新兴发展带,以山前城镇密集地区为传统发展带,以环京津燕山和太行山区为生态文化发展带,共同构筑京津冀地区‘一轴三带’的空间发展格局。提高首都地区的区域竞争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文化影响力,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均衡发展。” 针对山区生态文化带发展,吴良镛院士特别提出要构筑长城文化带,要发掘张家口、承德地区的文化、生态资源,带动冀北和谐发展。 构建“山-田-海”生态网络 在“首都地区”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要依托“山-田-海”自然空间体系,重构区域的生态整体网络。《报告》提出,基于京津冀地区的自然基底、资源条件和承载能力,以及区域山体、平原和海河水系的骨架,要构建与城镇群空间体系相协调的自然空间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区域绿地系统,实现城镇群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组织,就要以海河水系为骨架,以山体、山前、平原、湿地、海岸带等各自然地段为基本要素,形成“两环三带的网状生态廊道”的自然空间结构。 所谓“两环三带”,两环指太行山与燕山形成的山地围合环及滨海湿地环;三带指沿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河流廊道形成的三带。 以第二机场规划航空城 到2020年京津冀北地区航空客运量将达到1亿至1.5亿人次左右,扩建后的首都国际机场将在2010年左右达到设计容量。从安全、可靠性的角度来说,首都地区需要一个新的枢纽机场。 《报告》提出,首都第二机场应是全天候运行的枢纽机场,宜选址于京津走廊。综合京津冀地区机场分布的现状、地势地貌、气象条件、空域状况、地面交通条件,以及京津冀两市一省的发展意愿等要素考虑,只有京津之间、廊坊市附近几个场址具备大型枢纽机场的条件,天津武清交通条件最为成熟。 吴良镛提出,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必将带动周边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改善,从而吸引临空产业的聚集,创造就业机会和居住需求。以首都第二机场为核心,附近的廊坊市区、天津武清、北京永乐三地应该统一规划,形成一个以第二机场为核心的现代航空城。
本文链接地址:
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9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