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机票,快捷航空网
查询酒店/机票 机场巴士>>
  • 机票
  • 酒店
国内机票 国际机票
航程类型: 单程 往返
出发城市:
到达城市:
出发日期:
 

“东北航空”破茧而出 主营支线航空业务

  • 2006-10-19
  • 来源:快捷航空
  • 点击量:12
文章摘要:东北第一家航空公司的“新舟60”最迟于2007年6月升空。目前主要由辽宁寰江实业有限公司、沈阳市国资委、沈飞集团及一家香港公司共同组建。支线航空服务项目自然会有所取舍,但是服务质量务求更好。深度备忘:...
东北第一家航空公司的“新舟60”最迟于2007年6月升空。  目前主要由辽宁寰江实业有限公司、沈阳市国资委、沈飞集团及一家香港公司共同组建。  支线航空服务项目自然会有所取舍,但是服务质量务求更好。  深度备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东北振兴办主任张国宝10月16日的沈阳之行,用大量时间论证了下面这个问题———  俄罗斯总统普京来中国访问时,带来了五个州的州长。张国宝和其中一个距离东北很近的州的州长聊天:“中俄两国交往越来越多,是不是贵地与东北地区的人员交往也越来越多?”结果那位州长说:“人员交往是多了,但是从我们那里到东北得花8小时。”  “两地距离不超过1000公里,怎么会需要8小时?难道不通航吗?”张国宝问道。“没有航空公司执飞两地间的支线航线。”州长回答。“如果每天一趟50座或者70座的航班,你认为能坐满吗?”张国宝问。“答案是肯定的,可问题是,支线航线并未开辟。”州长说。  这正是张国宝试图阐述的问题:随着区域交往的频繁,海参崴、伊尔库茨克等远东城市以及韩、日各大城市与东北的沈阳、哈尔滨、大连等城市间,能不能开通更多的航班?东北各大城市之间又是否能开设更多的航线,以缩短整个区域的空间距离,促使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更加紧密?  事实上,张国宝抛出的问题暗中早有应者———应东北振兴国策而生、一直低调筹备的“东北航空公司”将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支线航空公司。10月17日,东北航空公司总经理巩德贵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东北航空公司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筹备阶段,第一阶段东北航空将凭借三架52座“新舟60”飞机起步,最迟于2007年6月升空。  “东北航空将立足东北航空市场,成为东北首家以支线为主、干线为辅的航空公司。”巩德贵告诉记者。看来,东北第一家航空公司以实际行动回应着张国宝振兴东北的航空命题。  对此,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总经理宋玉岐表示:“民航业近几年在投资、编织网络以及政策方面均向东北适当倾斜。有了这方方面面的支持,我们未来的航空设想是,在构建支线、干线航空网络的同时,加大力度开展支线航空建设,从而使沈阳的航线布局更合理,把抵达沈阳的中转乘客更快速地运送到各个城市。”  而这个支线网络将首先是一个东北内部的空中网络。在宋玉岐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为东北航空勾画出这样一个网络构想:辽宁省省内城市空中连通→东北地区空中连通→东北亚上空的连通。  “没有高效率的、通达四方的运输体系,就没有充满活力的、创造大量财富和工作机会的经济。”———引自欧盟委员会关于支线航空运输的宣言。  东北支线“空白”引来欧美合作商  代表人物一亚洲快捷喷气公司执行董事温德波( L a n V a n d e r鄄 b eek):“全美机队的40%%为支线飞机,骨干航空公司超过56%%的航班由第三方,也就是支线运营商提供。”  代表人物二深圳航空公司沈阳分公司总经理王冬:“明年,深航将调几架支线飞机过来,加入沈阳支线航空市场。”  50座级的支线飞机,每天36人次旅客量便已经达到了72%的客座率。而对于国内部分机场每天100—300人次往返的航线,支线客机则可以提供更高的起降频率,从而满足旅客对不同出行时段的要求。  而自信拥有成本方面巨大优势的快捷喷气公司的经验表明:在欧洲和美国,高效率的收益管理可以使50座级客机获得比大型窄体客机高40%%的单位收益。  作为沈阳基地公司之一的深航,其副总裁刘剑平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新疆、云南的支线航空发展较为迅速,在旅游资源的推动下,区域内支线网络快速架构。相信国内支线航空大发展的天空在东北。深航正在研究和探讨发展支线航空,以满足东北亚航空市场的发展需求。”  美国快捷喷气公司显然与刘剑平的观点一致,他们不仅成立了亚洲快捷喷气公司,在北京设立办事处,而且,还在中国寻找支线航空合作伙伴,并将目光投向了东北、投向了沈阳。  就在东北航空寻求合作伙伴、寻找更高基点起飞的时候,认为“中国支线航空市场机遇非常多,特别是东北优势明显”的温德波谨慎地告诉记者:“进入中国后,他们很快知道了沈阳。他们也将东北航空视作进入中国后,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合作对象。”  虽然二者的实际合作步骤并不明朗,但是在“首届航空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温德波的发言已经显示出了对东北支线航空的浓厚兴趣。他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东北经济发展迅猛,吸引到越来越多的投资,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化企业的关注。而这都需要更好的运输体系作支撑。”  作为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支线航班合作伙伴,美国快捷喷气公司共有274架支线飞机为大陆航空做支线业务,每日在150个航站之间,提供超过1500个飞行班次。美国大陆航空的绝大部分增长来自于最近的5—7年。温德波说:“良好的支线网络也是大陆航空公司在美国国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已经对中国市场进行了一年半研究的亚洲快捷喷气公司,分析中国市场时认为:一方面,由于许多航线正在使用不适合的130—180座飞机执行,小型喷气客机无处施展,从而无法起到加强区域经济的作用。现有的骨干航空公司集中精力于B737或A320飞机系列,来满足现有航线需求的增长,或增加飞行频率、或开发新的往来于枢纽间的航线,而没有时间和资源来建立由支线飞机构成的航线网络。另一方面,中国现有的航空公司在引进新机型、高效率运行、吸引成熟空勤人员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这一现状客观上可以成为搭建中国支线航空网络的利好时机。  “国内外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拥有的机场运量发展速度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美国盖安德咨询公司执行副总裁王献平说。  20余东北空港带动区域经济前行  代表事例(一)在德国,企业将是否靠近机场作为选址的首要因素,有31%%的企业在慕尼黑机场附近重新选址。德国汉堡地区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制造企业认为,航空服务使他们的客户能更方便地参观考察,从而对销售大有助益。  代表事例(二)苏比克湾曾经是菲律宾的一片荒滩,由于开发成本低,吸引美国联邦快递 F E D EX在此设立亚太转运中心。而这个转运中心,为苏比克湾带来的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IT等高科技企业的青睐。当地因此出现了无数就业机会, GDP达到10亿美元以上。所以,当联邦快递宣布将转运中心移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时,有预测认为,这将为广州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地区带来每年200亿美元的GD P。  西欧和北美地区经验强有力地证明,机场在经济增长、就业扩大、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欧洲,每100万旅客吞吐量/年,平均提供950个直接工作机会,同时产生4000个间接工作机会。  张国宝说:“东北目前光机场就有15个,在建的还有大庆、漠河等三个机场,预计很快这个总数将会超过20座。如果很好地将他们连接起来,东北亚地区的航空事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总经理宋玉岐表示:“根据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聘请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专家对机场发展战略进行了规划,确定公司的远景是,从2004年至2015年,用12年左右的时间,把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东北区域枢纽空港。”  而沈阳枢纽空港的建立,首先有赖于航线网络的合理布局。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地带,处于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就发展东北地区的“干干结合、支干结合”的航线网络而言,沈阳具有得天独厚的空中区位优势。  沈阳目前拥有航线83条,其中国内航线51条,国际和地区航线32条,是国内拥有国际航线最多的城市之一。“但是,沈阳的航线布局不是十分合理,需要用支线网络的架构来补充干线运力的不足。”宋玉岐说。  谈及支线航空,巴西航空中国区总裁关东元认为:“中国支线飞机市场潜力将达180亿美元。”  东北支线航空面临挑战  机遇今年初,民航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支线航空运输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支线航空制定了一系列的倾斜政策和扶持政策。尤其是民航总局在“十一五”规划(草案)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放松管制,加大开放力度。这将为沈阳机场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编织支干结合的枢纽航线网络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挑战支线航空市场的风险与机遇并存。从世界范围来看,成功与失败经验最丰富的正是支线航空领域。而目前,国内支线航空正在探询更有效的盈利模式。其首要风险是成本高,航空公司负担加重。但是同时,支线飞机制造又为国内制造业特别是沈阳制造业提供新的机会。  据了解,目前东北航空业的发展现状是: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大机场占东北运量的94%,这说明,东北地区主要依靠区域间的运力,区域内运力则明显呈现空白状态。以在东北投放运力最多的南方航空公司为例,在东北区域内航线设置上,仅有沈阳两条、大连两条、长春和哈尔滨各1条。  东北地区的大部分机场适合小机型营运,而且绝大部分东北地区内和东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对运市场,日单向客流量小于100,这就形成了一个具有规模潜力的支线市场群。另外,东北地区的机场中有8个日单向客流量不到400人次,属于典型的支线市场。  美国盖安德咨询公司执行副总裁王献平给东北航空业的建议是:“东北区域枢纽发展的捷径是配合中国骨干航空公司的网络战略转型。同时,东北区域枢纽非常需要结合支线航空,发展适合东北地区市场资源特征和分布的完整的产品体系。”  这也正是宋玉岐对东北航空的期待。目前,东北航空主要由辽宁寰江实业有限公司、沈阳国资委、沈飞集团以及一家香港公司共同组建。并正在积极寻求全新的合作,以低成本航空姿态服务当地经济。  宋玉岐告诉记者:“国家振兴东北的政策中,给支线航空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这些支持包括:对支线航空运输发展实施分类指导,放宽支线航空运输的市场准入,积极增加支线航空运力,大力加强支线航空机场建设。对部分支线运输和机场经营实行政策性补贴,减免购买飞机的税收,机场给航空公司收费等方面的优惠等。支线航空将是实现民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东北航空总经理巩德贵也向记者透露,东北航空将做好、做强支线航空,配合沈阳枢纽机场的打造,并以沈阳基地为依托,通过沈阳辐射辽宁省及东北区域内各城市。待时机成熟时,将辐射东北亚地区。  谈及支线航空对于低成本、机队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巩德贵表示:“东北航空公司正在寻求与国外有实力航空公司的合作,在寻求利润的前提下,最终依靠规模和高效管理取胜。”至于人们普遍关注的支线航空低成本运营带来的服务问题,巩德贵也表示:“支线航空服务项目自然会有所取舍,但是服务质量上务必要做得更多、更好。”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kuaijieair.com/news/show-25550.html
上一篇:港龙航空公司九月份客货运输均录得年度增长 下一篇:欧盟签署航空安全新协定